我帶來的產品是BabyTalk,它是定位在3-6歲的智能語音玩偶,就是萌萌的小熊貓。一個是網絡對講和語音焦爐,這邊的操作流程,通過輕輕按壓對它說一句話,熊貓采集到,通過無線網絡將這段語音發表到目標設備,目標設備可以是另外一只熊貓或是家長的手機,智能交互功能,我們將語音識別、語意解析、語音合成結合在一起,以講故事的功能說一下,長按熊貓頭,想知道故事的關健詞,熊貓網上下載相應的媒體資源進行播放,實現了語音點播講故事的功能。
語音對講是孩子專有的通訊工具,可以實現設備與設備,設備與手機的通訊,是為了孩子與孩子之間,孩子與家長之間提供語音溝通的服務,首先他可以作為孩子的社交媒體,滿足孩子在幼兒時期的社交需求,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再孤單。另外他可以滿足家長對孩子隨時交流,隨時關注他狀態的需求。
另外我們借助云端的服務器,可以永久保留孩子的語音記錄,同時方便家長實時的翻閱,可以作為孩子聲音的成長日記,這對家長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。我們是針對3到6歲的兒童設計,我們在設計上做了一些專門的考慮,包括沒有采用顯示屏幕,除去了很多家長對于孩子視力傷害的擔心,設計上我們采用了很多弧形的元素,孩子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意外的傷害,我們希望以后采用環保的硅膠材料,可食用級別的,也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。
我們的功能點是智能交互的功能,我們把它定位為孩子的智能伙伴,說到這兒我先介紹一下產品大概的架構,前端的熊貓,內置的是英特爾Edison的一塊SOC,通過它的強有力的計算能力,為我們前期語音的解析和語意的初步處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。后端的云服務為智能交互提供有利的支撐,包括自然語意的解析,大數據的處理和后續機器學習的功能。
我們的BabyTalk已經具有了簡單的交互功能,可以通過語音指令,點播指令進行播放,家長可以通過手機端對孩子播放的內容進行一些篩選,我們的目標是在孩子安全的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,這是后續產品發展的考慮。首先我們要深入的在云端進行深入的開發,讓語言的交互更加的友好,我們想借助語意分析的工具,可以更深入的介入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,同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,同時如果以后條件允許的話,我們也希望孩子可以定制屬于自己的玩偶外形。
目前產品的開發進度,完成產品的硬件設計和結構設計,軟件的設計上已經基本實現了基本功能,是手機、微信客戶端和云服務器正在搭建的過程中,11月底完成軟硬件第一版優化,微信客戶端11月底上線,云服務器12月底能上線測試,此時我們希望在年底能夠有上市的基礎。我們現在只是關注產品本身的開發,在生產加工以及市場推廣上是我們的短板,在生產、加工資源上,我們主要是包括產品化的改進,我們希望對方能有大規模生產的經驗,能對我們做量化生產提供一些改進的措施,另外具有電子生產加工以及外殼生產加工的經驗。
該產品的定位是中端以上,我們接觸了一些消費者,對孩子的玩具,很大一部分一兩百塊錢就覺得很貴了。產品和市場上的對比,市場上產品的狀況,玩偶分兩類,一類通信,一類是有點智能交互的,通信類的玩偶主要就是以手表為代表的,只是滿足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,包括孩子的定位、丟失安全方面考慮的,這點我們是有覆蓋的,更多突出是孩子智能交互的功能,讓孩子能體現到智能交互體驗。
針對孩子目前的狀態,我們希望更多以孩子和孩子之間作為連接,這樣也是很多家長希望的,孩子現在太孤獨了,希望用這個能使孩子和周邊更好的溝通,京東眾籌是定位在家庭管家,和我們對于目標群體不是一樣,我們很快上線還是有優勢的。